位于地铁6号线上盖的龙湖长楹天街,集合了电影院、溜冰场、购物商场、超市、特色商街多种业态。资料图片效果图
6 月21日,在由新京报主办的“无间·道”———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发展及不动产价值提升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城市建设者的开发商,助力城市发展,不应仅着眼于住宅项目,而应最优化地利用轨道交通资源,打造丰富的商业配套,激活城市副中心的功能,促进北京从单一城市中心向多中心格局发展。
轨道交通助力新城发展
在该论坛上,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高毅存表示,北京的城市发展受轨道交通影响深刻。如一号线沿线的八通线延伸至通州,激活了通州新城;地铁五号线的南北贯通,也催生了如立水桥板块这样的居住区和商圈。去年热度大增的房山、大兴新城也均得益于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是北京向外疏解人流压力,形成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承载工具,如今很多楼盘项目也将傍地铁作为其重要的利好。
北京世联地产总经理李岩表示,去年大兴楼市在地铁开通以前的均价大约在1.4万左右,4号线开通后个别楼盘上涨至2万,涨幅达到40%。轨道交通对楼市的支撑可见一斑。但他表示,城市副中心可持续、有活力的发展,还需要大型商业配套的支撑,满足区域人群的需要,甚至辐射、吸引一定的周边人群。
“商业+地铁”成发展趋势
据记者了解,目前伴随多条地铁的贯通,新城商业配套也在兴起。如大兴绿地中央广场、昌平金隅万科广场等。六号线常营站上,47万平米体量的龙湖长楹天街项目中,也有27万平米的商业综合体配套,沿地铁而生的城市副中心具备成长基础。
虽然沿轨道交通发展新城的势头良好,但多位参与论坛的专家也表示,傍地铁的居住、商业地产项目,应该深度挖掘与轨道交通的结合模式,达到资源最优化的配置。
全国工商联商业不动产专委会主任朱凌波提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新城发展在国外称之为TOD模式。在国外,核心的轨道交通站点都是立体商务区、城市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TOD概念下希望打造的是交通、工作、生活、娱乐一体化最便捷、最舒适的新城。深入探究轨道交通与商业地产的有机结合,对城市化的拉动、对郊区化的拉动,对改善人们居住新城与城市中心生活剥离的状态有很大的作用。
北京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陈志表示,新型的商业地产项目结合轨道交通的便利,可以激活一个区域板块,形成新的城市副中心,从而促进单一城市中心向多个中心的发展过渡。
■ 实践
新型商业激活城市副中心
据悉,目前已经有不少开发商涉足傍轨道交通打造区域商业中心,如龙湖长楹天街项目,无缝对接地铁6号线常营站的地铁上盖,开创了“居住+商业+轨道交通”的“无间”结合模式。
龙湖地产北京公司营销总监吴竑兴表示,龙湖长楹天街27万平米的商业地产集合了多种业态,是一种全新的家庭体验式娱乐休闲中心。该项目填补了区域商业配套空白,成为一个区域新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