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网签使成交价格透明化,让市民消费做到心中有数。
网签头5个月,全市中介公司中心六区网签数座次排定
今年元旦以来,广州市中心6区凡经中介公司促成的交易必须进行网络签约。“网签”踏入第6个月,记者日前从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获得今年1~5月份中介公司网签成交量的独家数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原地产、合富置业、满堂红三大中介占据中介公司“网签”成交量头三把交椅,前五位中介公司成交宗数占据全市中介公司总成交的80%。然而,有中介公司平均单店月开单量不足一单,按说当月业绩已“见红”,不过,其业绩是否真实,则让人怀疑。
现状:“网签”前5位占全市中介成交宗数80%
2011年元旦以来,广州市中心6区凡经中介公司促成的交易必须进行网络签约。“网签”踏入第6个月,记者日前从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获得今年1~5月份中介公司网签成交量的独家数据,有关数据显示,广州市三大中介——中原地产、合富置业、满堂红占据中介公司网签成交量头三把交椅,前五位中介公司成交宗数占据全市中介公司总成交的80%。
目前三大中介各有分店200间以上,按其1~5月份的成交宗数,平均单店单月成交宗数为1.5~2宗而已;裕丰地产分店接近100间,单店单月成交0.5宗;位居第五位的兴业地产分店50间以上,单店单月成交1宗以上。搜房网广州总经理陈大椿表示,市场调整对于大公司生存、扩张是有利的。小公司关门现象时有发生,在今年新政的冲击下既有逐步增加的迹象, 也有分化的现象,小公司关门,强者则在逐步地扩张。
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会长廖俊平向记者表示,二手房网签推出不过半年,且中介网签成交并非反映真实的市场情况,他们对全市中介公司网签数一直在观察之中。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有关人士向记者承认,目前经中介公司促成的网签宗数只占总数的40%,自行交易的高居60%,与他们预期的有所不同。至于目前热卖的二手商铺,由于房地产权证权属的方式不一,在目前存量房签约统计表中并没有显现出来。 行业人士:郊区未纳入网签 小行也有空间
搜房网广州总经理陈大椿表示,目前广州市番禺、增城、花都这些区域皆未纳入网签系统,而这些区域正好是大公司的“薄弱地段”,中心六区的市场份额不能代表整个广州的份额分布。
据搜房网数据统计,目前广州市场的份额仍以大中型中介为主,其中:三大行占据了三成,裕丰、兴业、方圆、德诚行、美联、中联及部分“区域龙头”占三成,小型中介公司占据四成。1~5月份三大型中介网签占中介促成的成交份额为70%,以中介成交占总体成交40%的比例换算,三大型中介约占据市场总体份额的30%。
陈大椿认为,每一次调整都会伴随着行业洗牌,目前行业洗牌已经开始了,市场的成交率在逐步地向强者靠拢,成交更多的在大型中介或“区域龙头”集中,资源越来越多地会集中到大型中介公司,小型中介的生存空间逐步变小,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记者观察:自行交易比例过高 涉嫌报低价逃税
二手网签使成交价格透明化,间接使中介公司的生意额公之于众。以往三大中介排座次不知谁先谁后,如今一看网签成交排行榜就一目了然。从广州市中介公司1~5月网签成交量就隐藏不少“问题”。正如房地产中介协会一位人士所言,公司网签成交量并非真实的市场情况,或者这位人士已明知部分公司成交量转移到自行交易那一边。裕丰地产分店近100间(有说80多间),单店单月开单不足一宗。位居前3位及第5位的中介公司的平均单店单月开单量都超过一宗。据行业人士透露,以品牌连锁中介公司来说,一个月做不成两宗交易,当月业绩已“见红”(即亏损)。若网签数目为真,那的确显现市场调整的威力,中介公司在苦苦支撑。若网签数据不为真,则有转移部分成交至自行交易的嫌疑。
除目前上榜的5间大中介公司外,市场上有20~50间分行的中型中介公司网签成交不得而知,至于分布于街头巷尾的小型中介公司,他们促成的交易到底有没有进行网签?每月占据60%的自行交易中,政府有关部门是否对此有所抽查?
一位购房者向记者表示,他在3月份购买了环市西一套房改房单位,是一间小型中介促成交易的。该中介明确告诉他,按揭和购房合同都可以由中介公司办,但网签则必须由他和业主两个人自行去办,两人商定报税价格。
目前大卖的二手商铺也是一个二手房网签的重点。根据5月份二手房网签统计,排头五位中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介公司促成了100多套商铺成交,成交的商铺全部位于同一个地址,只是铺号不一样而已。不过记者从今年1~5月份广州市经中介公司促成的网签成交排行榜中,并没有二手商铺中介公司上榜。据行业人士表示,今年商铺成交需经过比较长的按揭申请期,估计要到今年下半年二手房网签统计才会显现出二手商场商铺的成交量,且不排除部分公司是让二手商场铺业主(与商场投资商有关的人士)与真实买家签订自行交易网签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