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观察

房地产开始真正洗牌,港企、大企齐掀并购潮

溧阳房  发布时间:2011-12-26  来源:网易

  网易房产原创报道 “公司一直在寻找机会。”一位港资房企负责人就该企近日的并购案接受网易房产采访时谈到。

  实际上,在近期内地房地产的拿地和并购场上,瑞安建业、和记黄埔、恒隆地产……一群带有港资背景的名词不绝于耳。伺机而动、频频下手,各种迹象表明,它们寻找的机会,已经到来。

  然而,在这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中,想分走一杯羹的不止是港资房企。趁着不少中小房企陷入转让股权债券、抛售实物资产的求生窘境,诸多内地实力派大型房企的摩拳擦掌之势,较之前者,或许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京城一位投资公司高管便向记者透露,楼市已经迎来了真正洗牌的时候,市场主体将会更换。接下来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并购,房企整合的出现将是大趋势,有些房企将调整中获益,而有些就将流血牺牲。

 下述相关整合案例一览表
 

  下述相关整合案例一览表

  港资房企伺机挺进

  在今年严峻的政策条件和经济环境带来的资金链困局中,越来越多的房企倾向于在整合运动中寻得生存之路与拓展之机,并购潮随之愈演愈烈,又一宗并购案在12月12日出现,主人翁是香港瑞安建业集团。

  12月12日,香港瑞安建业宣布,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昶富有限公司将分别以5480万元人民币(约6730万港元)及1.637亿元人民币(约2亿港元)收购本盈和才辉两公司旗下的GG项目(天津市武清区地段2011-095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的商业用地),及LL项目(天津市武清区地段总面积各为40000平方米和32000平方米的两块商业用地),两笔交易总代价约2.185亿元人民币(约2.68亿港元)。

  事实上,就在一个月前的29日,瑞安曾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SODH已同意将分两批出售旗下附属公司ValueLand全部已发行股本的49%股权及相关股东贷款予日本三井公司,现金代价总额为3.9亿元。此后,ValueLand持有佛山岭南天地的土地项目权益由92%缩减为45.08%。

  曾因将佛山市中心黄金宝地的部分股权出让而引来资金非议的瑞安,其后又大举并购下天津的三块商业用地股权,在这一买一卖之间,人们不难发现其利用整合资产保证生存与寻求发展的意图。

  而对此,瑞安建业相关部门向网易房产作出回应称,收购本盈和才辉是出于进一步强化房地产项目组合的机遇考虑,通过吸收两家公司的知识和经验,完成相关项目从而受惠。

  “事实上,瑞安建业的确一直在物色优质项目,主要会选择相关经验丰富的优质单位和企业作为合作对象。”瑞安建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瑞安建业项目副总经理邹郁在接受网易房产采访时也透露说,瑞安主要是透过物业部在一线城市和一些主要二线城市寻找中型至大型房地产投资项目。

  这其中,瑞安虽然有出让股权的行为,但也有收购股权行为,“但‘不断寻找机会’是公司一贯执行的大方向。”邹郁称。

  事实上,不断寻找机会的或许不只瑞安建业,近期“和记黄埔将投资400亿在成都抄底,并可能收购成都本土房企置信”的传闻在业内风靡开来。事后,网易房产与成都置信、和记黄埔取得了联系。

  和记黄埔相关部门回应称,关于公司可能收购成都本土房企一事,纯属传言,另外斥资400亿抄底成都也纯属市场猜测。

  “实际上,公司从未有过在成都投资400亿的计划。”和记黄埔相关负责人称。

  而成都置信,一不愿具名的项目经理也对“被收购”一事断然否认。

  但无风不起浪,有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李嘉诚目前正加速调研成都土地市场,而逢低吸纳,见高抛售也是李嘉诚的一贯技法。

  有分析也指出,港资、外资在成都等地逆市圈地,体现了其对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解,押注的是2013年内地房产市场行业利好的前景。

  不论是瑞安出让股权、收购项目,还是和记黄埔与成都置信之间的传言,房企间的整合运动已越发显著,而在其中,人们也不难发现,港资房企的跃跃欲试。

  事实上,除上述两家香港背景的地产类企业外,近期,恒隆地产34.97亿昆明拿地、仁恒置地联合体攻入珠海情侣北路、长江实业在大连拿下商业项目……诸多的迹象也都将港资伺机挺进内地楼市的意图显露无遗。

  对此,光大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盛宏清就分析认为,香港市场上规模达6000亿元的人民币存款存在回流的可能,这对于投资地产股以及为房企提供委托贷款都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目前,政府已经允许香港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小QFII投资的初期额度金额为200亿元。这个口子还可以再扩大一些,促进资金在内地香港之间的双向流动。”盛宏清表示。

港企、大企齐掀并购潮 房地产开始真正洗牌

  标杆大企逆势扩张

  实际上,早在2010年底,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就曾向媒体预测表示,随着调控的深入,预计2011年将有部分房企面临资金和经营压力,这为万科提供了一些收购兼并的机会,可借机扩大土地储备。

  然而,在这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中,想分走一杯羹的不止是万科。在不少中小房企陷入转让股权债券、抛售房产等实物资产的求生窘境时,内地诸多资金雄厚的大型房企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比港资房企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原地产的监测统计显示,2011年1月至12月上旬,十大标杆房企的市场占有率已由2010年的9%升至近11%。事实上,仅在今年第一季度,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数量就达32起,占14.1%,居各行业之首,超2009年全年的并购案例数(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其后两月市场上又有超20宗并购案出现,涉及万科、保利、奥园地产、佳兆业、金地、恒大地产、SOHO中国等多家大型房企。

  其中,曾在11月声称开始“过冬”的万科,仅在8~10月就已收购了16个新项目,总建筑面积560万平方米,总金额达170亿元。奥园地产也在5月25日以4.5亿元资本获得高速集团项目公司60%的股权,间接拥有了苏州相城区一幅占地36万平方米的低密度土地。而SOHO中国则在两个月内(4-5月)完成了对上海静安区曹家渡地块、上海10号线海伦路站地块的地块收购,以及对上海新世界长宁商业中心的物业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房地产行业的整合运动中,被大浪淘沙淘掉的不仅仅是一些中小型房企,整合的浪潮已波

溧阳房声明: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最新留言

更多
    暂时无留言!

家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