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在这个楼市传统的淡季里,却呈现出旺季的势头,新盘扎堆开盘、老盘密集加推,颇为热闹。据数据统计,8月有62个楼盘上市销售,其中新入市的就约有9个楼盘,如此巨大的供应量,应该来说达到了2011年的顶峰。
面对如此市场行情,再度引发关注。有人称,楼市供应层层加码,市场供大于求;亦有人称,旺市只是短暂的,开发商快跑抢市。旺季真的到来了吗?供大于求,是否真的存在?就此,本报记者连日来采访业内人士,一同探究市场真相。
市场现象
楼盘集中开盘 开发商“旺”市
短短一个七夕,福州楼市就有五个楼盘开盘,带旺了楼市。
8月5日晚,世欧·澜山以“山的首映式”别出心裁地首次开盘亮相,取得不俗业绩。8月6日,顺华乌龙江大区A区4、7楼开盘,短短半日,销售中心的销控表全线飘红;红星国际开盘,千人抢购170套房源,营销中心人气鼎盛;阳光理想城揽香6楼35~59㎡花园高层开盘,以低总价夺人眼球。
当日,作为海西地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专业汽车销售综合商务区——闽侯青口的海峡汽车文 广场正式开盘,化又一大型 业项目亮相;而平商潭首个超五星精装酒店式海景豪宅——宇诚·海景国际首次开盘,让平潭这片热土再引关注。
除了房源上市,面对“七夕”这个节点,众开发商都“绞尽脑汁”浪漫一把。泰禾、中庚香山春天、阳光城新界、天泽江鼎等楼盘,均举行了浪漫七夕,让客户们感受温情一面。最具特色的当数凯隆橙仕公馆尝试网络营销,借助微博力量,举办了百人闪客,引发围观。
不难看出,刚进入8月,楼市已是热闹纷呈。
应该说,8月是传统的淡市,如此热闹,让不少人感慨,淡季不淡,旺市来临。那么,旺季真的来临了吗?
解码
淡旺早不分 人造旺市
“在当前的市场氛围之下,早已打破了传统的淡旺季之分”,世欧地产营销总监苏晓斌称,事实上,从前年开始市场的淡旺季之分已开始减弱,出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态势。
通常来说,市场呈旺,大多数是因为市场的推盘量集中,显现出热闹的行情,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人为的因素反而更多些”。
对于这种看法,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赞同。随着楼市调控的加深,人们的观望情绪亦颇为浓厚,消费者购房更为理性,并不会选择在常规的淡旺季出手。“正因此,这种淡旺季的观念,已慢慢地淡出了楼市。大多数的开发商选择开盘或者加推的时间,往往是根据自身的销售节点来进行”,泰禾地产的相关负责人称,8月正是一拨集中上市期,正因此,“盛夏里楼市亦火热,不足为奇”。
“事实上,淡市并无旺季可言”,一业内人士发表不同看法,他认为从2011年全年的成交量来看,一直都处于低迷状态,大大低于前两年的同期成交量,“市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楼市并不乐观。”
市场现象
8月楼盘扎堆供应加码
进入8月,福州楼盘开盘量达到了历史新高。据统计,8月约有62个楼盘在售加推,其中纯新盘约9个,主要集中在仓山区、晋安区以及闽侯,分别占开盘总量的31%21%、21%。
此外,另一组数据亦不得不令人关注,据数据统计,截止到8月7日,全年福州房地产交易中心网站公布的新批准预售房源达到230多万平方米,住宅18338套。尤其是6月,预售房源达10003套,其中有约20个项目陆续取得预售许可证,新增可售住宅5104、套,创下今年以来最高纪录。7月,新批的预售房源达3497套。
有业内人士称,这一数据,与低迷的成交量相比,楼市已进入了“供大于求”的市场状态。据统计,6月的福州楼市成交量2727套,7月的福州楼市成交量1632套。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还将有一些新盘上市,老盘的供应量亦将加大,“第四季度,才是2011年最为精彩的时刻”。
那么,在楼市供应量层层加码的情况下,供需结构是否真的有变化呢?
解码
“供大于求”有待时日
“从长远来看,福州楼市的供需结构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苏晓斌称,楼市的成交量与实际的销售量相比,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代表真正的需求量,“正因此,用新增房源与成交量数据相比,不足以说明供需结构的变化”。
在第四季度,之所以会出现“百 齐放”的现花象,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楼盘正常的推盘节点到了。一般来说,从拍地到楼盘上市,最少需要8个月甚 更长的时间,“前至几年,福州楼市土地供应量一直较少,直至2009年开始增多。2009年、2010年福州共出让了4896.76亩土地,其中一部分按进度在今年上市,大多数集中于第四季度,“进入夏季,正是这些新盘亮相的集中期,而接下来,还将会有集中供应潮的出现。”“正是由于前几年土地供应量较少,相对应的,福州楼市的供应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业内人士称,2011年楼市又进入深度调控,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均放慢脚步,供应量远远未能达到实际的数量,潜在的需求量却一直存在,正因此,供求状态要改变仍有待时日。“但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确实有些‘供大于求’”,业内人士陈桔称,一方面,受限购影响,购房者更加谨慎,去化量小;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楼市调控的加深,开发商对于后市的预测并不明朗,加快推盘速度,回笼资金,成为众多开发商的“当务之急”。正因此,开发商们开始“抢量”,能卖则卖,毕竟现金为王。“当然,一时间的‘供过于求’并不能代表整体市场行情,从长远来看,作为海西重点发展的福州,楼市发展空间非常大,需求量亦是不容忽视,从这个角度来说,供不应求。”
□记者的话
常态看调控,想“旺”靠内功
限购向二、三线城市纵深发展、加息随时可能、贷款愈发不容易……摆在开发商眼前的,的确“前景莫测”,几乎没有人能抱着乐观的心态面对后市。8月初就呈现的旺市行情,也不能代表楼市的整体行情,更多的是开发商集体“抢”市而造成的热潮。
正所谓,“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开发商要学会的是审时度势,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调控。当调控已成常态时,营销创新、动价固然需要花心思,但重中之重是练好内功,提升产品品质、注重服务,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去打动消费者,方能提升成交量,共同“旺”市。
|